【施政報告2018】房協未補價單位研「大屋換細」 鼓勵長者換樓釋放資產養老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10/10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8/10/10 12:25

分享:

分享:

房協轄下有1.9萬伙未補價資助房屋,政府或邀請房協研究仿效新加坡,容許未補價業主「大屋換細屋」,鼓勵長者換樓。(程志遠攝)

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今日(10月10日)發表,她將提出的250項惠民新施政,房協作為「房屋實驗室」,料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,再有新角色。政府或邀請房協研究仿效新加坡組屋,容許轄下未補價單位的業主「大屋換細屋」;房協前主席鄔滿海相信,政策應旨在鼓勵長者換樓,可釋放部分資產養老,善用房屋資源;議員及公屋團體也支持政策,料可刺激居二市場發展。

房協轄下有1.9萬伙未補價的資助出售物業;上月已推出計劃,讓業主把未補價單位的個別睡房,分租予合資格家庭。為了加強資助房屋的流動性,消息稱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,政府會邀請房協研究,仿效新加坡組屋政策的換細(trade down)安排,容許未補價單位業主出售現住的較大物業後,可回購另一伙較細單位,鼓勵換樓。

早前曾倡議政策的房協前主席鄔滿海指支持政策方向,他認為政策應主力鼓勵長者換細物業;他舉例,不少3房單位業主已持有物業多年,但各子女已搬離,家中只剩兩老居住。若容許單位「換細」,可為年老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,換新單位後也可賺取一筆差價,將原本無形的資產釋放出來,成為現金傍身養老。

曾提出類似建議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也稱,料建議有助刺激居二市場。他解釋,年老業主或無能力補價,未必把單位放在白表市場出售。即使補價後售出單位,也只能以高樓價購入私樓物業,利潤空間有限。若推出新政策,業主就可於居二市場放售單位,除了利潤更多外,也可藉此選購鄰近子女居所的屋苑,相信有助照顧,也會成為業主換樓誘因之一。

房委會委員柯創盛稱,近年新落成的居屋大單位,已買少見少,一旦可釋放較大單位的房屋資源,料有助解決社會房屋需要。

除了研究大屋換細屋,施政報告料會交代其他房屋措施,消息稱有3座位於新蒲崗、九龍灣及觀塘的工廈,可改建為過渡性房屋;又會撥出高達10億元基金興建過渡屋。另外政府亦不會在報告中,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「六四比」。

更多有關【施政報告2018】的報導請按此即看

撰文 : 吳卓峰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